图5 实验教学过程示意图
本实验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认知、任务实践和结果评价三个阶段(图5)。
阶段一:实验背景及介绍
本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简介”模块,提供实验简介、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和超净间使用准则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实验相关背景知识;通过“知识回顾”模块,提供超冷原子量子振荡跃迁相关文献资料、三维实景模型、实验教学操作引导视频,使学生通过文字、图像、模型和视频等方式,完成量子物理实验操作等内容的初步认知,为虚拟仿真实验做准备。
阶段二:实验操作与分析
本实验对前沿超冷原子量子振荡跃迁实验流程进行梳理和重组,共设置两个模块:光路系统设计模块和激光制冷原子模块。其中,共设置九项实验任务:1、选择合适激光源;2、制备全同光粒子;3、引导激发光;4、引导探测光;5、实现光相干;6、测量干涉环;7、温度参数调节布朗热运动;8、卡诺热机循环制冷;9、多普勒激光制冷。每项任务均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1、“选择合适激光源”:培养学生针对物理实验进行基础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调研的能力;2、“制备全同光粒子”:培养学生掌握分束镜进行光路设计的能力;3、“引导激发光”:培养学生掌握平面镜进行光路引导的能力;4、“引导探测光”:培养学生掌握平面镜进行二次光路引导的能力;5、“实现光相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光学器件搭建顺序,并在各环节中合理选用光学元件的能力;6、“测量干涉环”:培养学生控制变量进行物理参数测量的规律性探究能力;7、“温度参数调节布朗热运动”:培养学生掌握观察原子热运动变化细节的洞察能力;8、“卡诺热机循环制冷”:培养学生掌握比较法设计制冷系统的能力;9、“多普勒激光制冷”:培养学生掌握激光制冷技术综合工程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以上九项实验任务,可达到本实验的教学目的。
阶段三:实验评估及讨论
本实验采用客观系统评价方式,包括方案流程评估、安全评估和系统评价等三个评价环节,每个评估环节目标明确:①“方案流程评估”,对整体实验流程、光学系统设计流程、光学元器件正确使用进行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评估和打分。该评估展示了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分析流程评估、优化实验操作,可进一步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②“安全评估”,依据超净间安全使用守则,对穿戴防护服、佩戴护目镜、风淋除尘、强激光防护等步骤进行汇总和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估展示了在极端环境下的量子物理实验的重要安全指标,培养了学生对实际物理实验操作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的综合评估能力。③“系统评价”,系统会根据赋分模型对学生每一步操作进行“优秀”、“良好”、“中等”和“及格”四个等级的评价。通过每一步的得分变化,可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对问题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验方法
本实验综合采用自主设计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等实验方法(图6),使学生全面掌握量子物理实验的操作流程,理解多种参数对超冷原子量子振荡跃迁性能的影响规律。
图6 虚拟仿真实验的实验方法
自主设计法:主要用于光路设计实验部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根据给定的迈克耳孙干涉图样为设计目标,让学生深度参与物理实验设计过程,最终得到满足设计目标的最优设计方案。
观察法:主要应用在激光制冷原子的实验环节。学生通过调节温度、激光x、y、z轴的入射角度,观察Ru原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布朗热运动,通过观察了解随着温度的降低,原子热运动逐渐减慢的客观规律。通过激光入射角度的不同,可以更加直观地观测到Ru原子在哪些方向上的动量减小。
控制变量法:学生可以在保持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一个参数(如光频率参数等),研究完成该参数的影响后保持该参数不变,改变其他参数,直至实验结束。如通过选择不同激光器,可以了解光的频率与颜色的关系,以及光频率参数对光子能量的影响,继而影响原子冷却的效果和量子振荡的曲线。
比较法:主要用于光程差等重要知识点学习部分。通过光路设计,将光学分成两束相干光,通过两束光程的长度进行直观比较,让学生掌握光程差这一重要物理知识点。由易到难、系统的展示给学生。